高中三年级的勇士们,高考考试战场已硝烟渐近!在语文这场硬仗中,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是兵家必争的“策略高地”。智学网整理了16篇文言文句子翻译,每一句翻译,都是跨越千年的智慧凝练;每钻研,都是向高分发起的冲锋。它不只能助你精确攻克文言文翻译难关,还能叫你在字斟句酌间,触摸古人的思想脉络,提高古文鉴赏能力。抓住它,就是抓住高考考试语文的得分密码!让大家一同握紧这把“金钥匙”,打开通往高分的大门,在高考考试战场上书写是我们的辉煌!
1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一
1.官人疑策爱也,秘之。误:喜欢,正:吝啬。译文: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不舍得骡子,便把它藏了起来。
2.有功故出反囚,罪当诛,请按之。误:根据,正:审理。
译文: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,论罪应当处死,请审理他。
3.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,封吴王。误:拜见,正:授与官职。
译文:高祖派来使者授与(杜伏威)东南道尚书令的官,封他为吴王。
2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二
1.府省为奏,敕报许之。误:报告,正:回复。译文:有关部门为此上奏,(后主)下诏回复赞同了这件事。
2.齐孝公伐我北鄙。误:轻视,正:边境。
译文:齐孝公进攻国内北部边境。
3.大败李信,入两壁,杀七都尉。误:城墙,正:军营。
译文:大败李信的军队,攻下两座军营,杀死七名都尉。
3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三
1.尧民之病水者,上而为巢,是为避害之巢。误:生病,正:担忧,忧虑。译文:尧的百姓担忧水患,因而在水上筑巢,这就是防止灾害的巢。
2.焕初除市令,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。误:免除,正:(被)授职。
译文:刘焕刚被授职市令,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。
3.师进,次于陉。误:依次,正:临时驻扎。
译文:诸侯的军队前进,驻扎在陉地。
4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四
1.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。误:完毕,正:通“猝”,忽然。译文:天下真的有大勇的人,灾难忽然即将来临也不会惊恐。
2.王趣见,未至,使者四三往。误:开心,正:通“促”,赶快。
译文:楚王赶快接见(尊卢沙),(尊卢沙)没到,(楚王派)使者多次前去(邀请)。
3.存诸故人,请谢宾客。误:安置,正:问候。
译文:问候那些老友,邀请拜谢宾朋。
5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五
1.若复失养,吾不贷汝矣。误:借给,正:宽恕。译文:假如再不赡养妈妈,我就不宽恕你了。
2.楚庄王谋事而当,群臣莫能逮。误:捉拿,正:及,达到。
译文:楚庄王谋划事情非常得当,群臣无人能比得上。
3.使裕胜也,必德我假道之惠。误:恩德,正:感激。
译文:倘若刘裕取胜,必然会感激大家借道给他有哪些好处。
6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六
1.不去,羽必杀增,独恨其去不早耳。误:怨恨,正:遗憾。译文:不离去,项羽一定会杀掉范增,只不过遗憾他没及早离开罢了。
2.上闻而谴之,竟坐免。误:由于,正:获罪。
译文: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,终获罪被免官。
3.膑至,庞涓恐其贤于己,疾之。误:憎恨,正:妒忌。
译文:孙膑来到魏国,庞涓担忧他才能超越自己,妒忌他。
7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七
1.时虽老,暇日犹课诸儿以学。误:讲课,正:督促。译文:当时虽然年事已高,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。
2.上令朝臣厘改旧法,为一代通典。误:逐步,正:订正,改正。
译文: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,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规范。
3.每念书至治乱得失。误:整治,正:太平。
译文:每次念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、祸乱、成功、失败的经验教训。
8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八
1.出水处犹未可耕,奏寝前议。误:睡觉,正:息,止。译文: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可以耕种,上奏需要停止先前的奏议。
2.以予之穷于世,贞甫独相信。误:贫穷,正:困厄,不能志。
译文:由于我当时处境困厄,只有贞甫相信我。
3.十年,举进士第一,授右拾遗,权翰林修撰。误:权利,正:暂代官职。
译文:(天会)十年,考中状元,被授官右拾遗,暂年代理翰林修撰。
9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九
1.绛侯望袁盎曰:“吾与而兄善,今尔廷毁我!”误:期望,正:埋怨、责怪。译文:绛侯埋怨袁盎说:“我与你兄长友好,现在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!”
2.众皆夷踞相对,容独危坐愈恭。误:危险,正:端正。
译文:那些人都非常随意地蹲坐互相面对,茅容一个人端正地坐着愈加恭谨。
3.见周昌,为跪谢曰:“微君,太子几废。”误:轻微,正:假如没。
译文:吕后看见周昌,向他下跪道歉说:“假如没你,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。”
10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
1.皆顿首谢,及期无敢违。误:感谢,正:谢罪。译文:大伙都叩头谢罪,到期没敢违约的。
2.王氏诸少并佳,然闻信至,咸自矜持。误:信件,正:信使。
译文:王家子弟都非常不错,但听到信使到来,都看上去拘谨。
3.乾宁三年,充武宁军留后,行颍州刺史。误:巡行,正:代理。
译文:乾宁三年,充任武宁军留后,代理颍州刺史。
11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一
1.一时富贵翕吓,众所观骇,而贞甫不予易也。误:改变,正:轻视。译文: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,众人看了惊骇不已,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。
2.性至孝,居父忧过礼,由是少知名。误:担心,正:爸爸妈妈的丧事。
译文:他的品性讲孝道,在家为爸爸守丧超越了常理,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。
3.叔为人刻廉自喜,喜游诸公。误:游览,正:交往。
译文:田叔为人苛刻廉洁,并以此自得,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。
12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二
1.公琰托志忠雅,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。误:赞美,正:辅佐。译文:公琰志向忠诚儒雅,应当是能与我一块辅佐君王收获帝业的人。
2.我则天而行,有什么不可!误:准则,正:效法。
译文:我效法上天做事,有哪些不能!
3.汝既不田,而戏贼人稻!误:偷窃,正:毁害。
译文:你既然不种田,却轻慢毁害其他人的稻谷!
13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三
1.年十八,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。误:嘱托,正:写作。译文:贾谊十八岁时,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。
2.催科不扰,是催科中抚字。误:文字,正:养育。
译文:催租不骚扰,这是催租中的抚恤(爱惜养育)。
3.往年春,汉族淮阴。误:家族,正:灭族。
译文:去年春季,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。
14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四
1.瓒闻之大怒,购求获畴。误:购买,正:重赏征求。译文:公孙瓒听说这件事很愤怒,重赏捉拿田畴,后将他捕获。
2.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,规解城围。误:规劝,正:谋划。
译文: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,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。
3.舅李常过其家,取架上书问之,无不通。误:经过,正:造访、探望。
译文: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,取出架上的书问他,他没不了解的。
15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五
1.诸公多其行,连辟之,遂皆不应。误:很多,正:称赞。译文:很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,接连几次征召他,他都没答应。
2.太祖知其心,许而不夺。误:夺取,正:强行改变。
译文:太祖知道他的志向,允许他而没加以强行改变。
3.阿有罪,废国法,不可。误:阿附,正:偏袒。
译文:偏袒有罪之人,废弃国法,是不可以容许的。
16.高中三年级语文常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篇十六
1.陛下登杀之,非臣所及。误:上去,正:当即。译文:陛下(假如)当即杀掉他,(就)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。
2.凡再典贡部,多柬拔寒俊。误:典籍,正:主管。
译文: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,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。
3.衡揽笔而作,文不加点。误:标点,正:删改。
译文:弥衡挥笔就写,一气呵成,一个字没删改。